谈谈深粉雪的滑行
直滑与雪道滑行最大的区别在于雪况,与机压雪道相比,大片未经任何触碰的天然粉雪即诱人又神秘。了解深粉雪,掌握相关的滑行技术是每个希望直滑的雪友的必修课,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才能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
本文的观点和理论参考了R.Mark Elling的All Mountain Skier – The Way to Expert Skiing这本书,尤其是Powder相关的章节,欢迎转载,
什么是深粉雪?
在开始之前想先清晰界定下本文所针对的雪况。因为“野雪”
本文里提到的深粉雪特指由于连夜剧烈降雪而形成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雪也太特殊了,打着灯笼难找…。说得很对,
有啥不一样?
很多在雪道上滑得很好的雪友,进了深粉雪却很是挣扎,
- 支撑:深粉雪对雪板没有硬性的支撑,雪道上人往前压,
雪面会坚定的支撑住雪板,鞋舌会坚定的支撑住滑雪者, 而在深粉雪里,人往前压,板尖就沉进去了,人往前倒, 然后就翻过去了… - 立体:压实平道上雪板的运动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运动,
而在深粉雪里要加上一个z轴,是个三维立体运动, 除了前后左右之外多了深浅这个新的维度 - 阻力:深粉雪的阻力要大于压实雪道,而且雪板陷得越深,
阻力越大, 好的方面是在深粉雪里由于阻力的存在陡坡不再那么可怕, 坏的方面是一旦雪板沉在雪里想旋转是没啥希望地
关于浮力
很多关于器材的讨论中都提到了浮力这个概念,
简单的说,浮力是深粉雪给雪板的一个动态的支撑力。
按照流体力学的原理,浮力=着雪面积 x 速度的平方 x 浮力系数
着雪面积很容易理解,就是雪板的面积,长x宽,
速度是很多人忽略的一个因素,而实际上非常重要,
浮力系数这个概念可能一般人比较陌生,也很少有文章提到,
怎么滑?
罗嗦了半天终于到正题了,:p,
上面提到深粉雪的滑行是个立体的3D运动,而z轴,
按照动作的次序,这里把一个周期的滑行分成四部分,下潜,满载,
深粉雪滑行示意图

- 下潜:在一开始站定的时候由于没有速度,雪板是在雪面以下的,
为了获得速度和相应的浮力应该直对滚落线放一小段儿( 胆儿小的或者坡太陡的也可以斜着滑),起速以后正式进入滑行, 第一步下潜,这时候需要主动地伸展膝关节,向雪面下面踩, 有人说这不就沉底儿给埋了么…,不会的, 上面提到了浮力系数和雪密度的概念,越深的雪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你会很快感觉到脚下越踩越实雪给雪板的支撑越来越大, 雪板逐渐被压弯,初上深粉雪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敢往下踩, 认为永远浮在上面才安全,实际上没有下潜就没有上浮, 在非常轻质的粉雪上面,静止的永远飘在表面是没法做到的, 即使踩两块门板… - 满载:在下潜过程中浮力越来越大,雪板越来越弯,
再也踩不下去的那个瞬间就是第二个步骤,满载, 这个时候你会明显的感觉到雪给雪板和雪板给你的弹力, 那种蠢蠢欲动要把你推出雪面的冲动,:), 这个时候一大截下身都是埋在雪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试图旋转雪板,因为在很深的地方, 雪的阻力是很大的,只能顺势而为, 强行扭转雪板只能让你失去平衡或者脱落雪板。 - 上浮:在满载的瞬间顺势向上收腿,
借助雪的浮力和雪板的反弹你会腾云驾雾般浮起, 在漫天的雪浪中探出头来 - 漂浮:在上浮的最高点,雪板已经完全浮出雪面,
这时候雪对雪板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可以自由旋转, 最佳的转弯时机!这个时候象在雪道滑行一样, 迅速将身体重心沿x轴横向越过雪板, 同时轻轻将雪板旋转一个角度,然后就是下一个循环的第一步: 下潜。在整个这个周期中漂浮是唯一可以自由旋转雪板的时机, 其他几个阶段因为雪板在雪面之下,都只能顺势而为不能强行扭转, 所以找到上下起伏的节奏, 在漂浮的瞬间旋转雪板入弯实际上是深粉雪滑行技术的核心。
常见的误区
- 滑深粉雪重心要靠后:
首先在深粉雪象在雪道上一样努力前压肯定是不对的, 尤其是在低速浮力不足的时候,很容易向前翻过去形成华丽的鸡摔+ 人形烧,重心落后的确可以防止鸡摔, 但重心靠后的问题是失去了骨骼支撑的站姿, 整个身体的重量需要靠大腿肌肉来支撑, 用不了多远就会大腿酸痛甚至抽筋, 在遇到雪况变化雪板阻力突然变小的情况下也容易失去平衡坐倒。 正确的做法是将重心踩在脚弓的位置,也就是正中央, 这样既可以获得骨骼支撑的放松的高站姿, 也给由于雪质变化雪板阻力变化时候雪板突然前后移动留出了调整的 余量。 - 浮力越大越好:一个简单的原则,
在深粉雪中雪板面积越大速度越快浮力越大, 浮力越大滑行的感觉越接近压实雪道的滑行, 因为巨大的浮力相当于压实雪道提供的硬性支撑。 在一只雪板的浮力大到足以支撑体重的时候, 就可以使用压实雪道的技术动作来滑深粉雪。 所以对于深粉雪初体验的tx面积大的雪板确实有利于上手。 但是浮力过大也有负面的影响,当浮力过大的时候, 上面说到的下潜和满载基本上不存在, 雪板没法下沉的话就失去了深粉雪中一个很重要的控制速度的手段, 在很陡的坡上不利于稳定安全的滑行, 另外也失去了深粉雪中上下起伏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 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 动作要快要果断:虽然上面把滑行分成四个步骤,
实际上整个滑行过程是平滑连续的, 深粉雪中的滑行要尽量柔和顺势而为不要动作过大, 因为深粉雪本身阻力很大, 而且可以通过下潜延长满载的时间来进一步增大阻力降低速度, 所以不需要旋转很大的角度就可以控制速度, 大部分深粉雪滑行在x,y轴的平面上都是很浅的弯。 另外由于深粉雪松软的特性, 雪面给雪板的反馈也要比压实雪道上慢半拍,要有耐心,:)
有益的练习
- Mogul!!! 看过上面的示意图估计很多蘑菇粉已经想到了。
蘑菇和深粉雪一样也是3D立体运动, 吸收和伸展的动作也很接近深粉雪中下潜和上升过程中的腿部动作, 同时并板对于蘑菇和深粉雪也是同样重要, 深粉雪当中并板可以避免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况, 一旦两只脚的深度不一样他们的阻力就会不一样, 然后就会出现一前一后的情况,步子大了以后就容易… 那个啥哈,另外并板之后的浮力也要大于两板分开。 Mogul区别于深粉雪的地方主要是深粉雪里不能像mogul一 样重心前压,再就是深粉雪里的伸展和收腿相对自由, 不像mogul里是被地形限定好的。 不少人说mogul是野雪入门练习,还是很有道理的。 - 在相对缓的坡上未必很深的粉雪,直放,
同时主动伸展收腿上下起伏,体会z轴上的节奏, 这是个很直接的练习,每次遇上深粉雪先这样热热身,感受下雪质, 密度,浮力和阻力的程度,都是很有用的
关于树林
首先树林中的雪况未必是深粉雪,不能一概套用深粉雪技术,
其次应该在空旷场地熟练掌握深粉雪技术以后再进树林,
几个具体的问题
- 深粉雪技术中路线的控制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通过改变腿部伸展收缩的频率来加快或者减慢下潜/ 上升的节奏,也就是改变转弯的频率, 另一方面是在漂浮的时候通过调整旋转雪板的角度来控制转弯的角度 。 转弯频率和角度的控制综合到一起实际上是可以自由的控制线路的, 但是深粉雪里有个限制必须注意,就是必须要保持一定的速度, 因为没速度就没浮力。 - 按照前面对于深粉雪的定义,滑别人的板印儿不属于深粉雪滑行,
除非是在缓坡而且已经失去速度, 为了减小前进阻力不得不遵循板印儿, 否则不建议沿着别人的板印儿滑行, 有不少人把沿着人家的板印儿半滑半走的穿过树林叫做树林滑雪, 我不认同,我觉着这样更像越野滑雪里的树林穿越, 而不是高山滑雪的树林滑行, 真正的树林滑行一定是保持稳定的速度连续转弯通过,用All Mountain skier那本书里树林那一章的说法:“ 像被猛兽追逐的猎物一样呼啸着穿过树从”,:) - 视线问题,这个很大程度上不是针对深粉雪的,任何雪况下的滑行,
视线必须是平行于雪面的前方远处,而不是脚下, 当视线在前方远处时候就会提前对环境和线路进行观察。 在树林滑雪线路选择方面有两个比较实用的原则, 一个是看空隙不看树原则, 指的是目光要集中在树之间的空隙以及空隙中的雪面而不是树干, 因为人的本能是将身体向视线方向移动,越看树越撞树, 越看空隙越觉着空隙大容易通过,往往身体也会自然的通过, 另一个是光亮原则,选择路线时候优先选择光线明亮的方向, 因为能够透过阳光的地方要么是有比较大的间隙, 要么是通往树林的尽头。另外因为深粉雪阻力较大, 一般会选择相对直的线路用来保持速度而不会转很大角度的小弯。
因为树林当中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